跳到主要內容區

Top

112.11.30 性平講座:認識性騷擾

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涉及到性別意識相關的議題,或許在平時並未特別關注,但實際上發生的案件可能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多。

109年我們曾邀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游美惠教授蒞臨演講,當時的主題是【認識校園性別平等】,今年很榮幸再次邀請到游教授並分享【性騷擾防治教育】的主題。游教授提到,自從擔任學校性平會的委員後,才發現原來校內的性平相關案件層出不窮,只是這些情況並未被呈現在媒體上。目前,台灣積極透過修訂相關政策,強調人身安全的重要性。在過去20餘年間,台灣越來越重視校園性平案件,案例數量龐大。尤其在台灣的大學中,由於台大學生人數最多,因此性平案件的發生也相對較多,其中又以涉及戀愛關係的問題為主。

活動開始時,我們安排學生觀賞了一段影片,內容包括2017年好萊塢頒獎典禮上眾星響應#MeToo反性侵運動的片段,以及386名體操選手控訴教練性侵的新聞報導。這些例子顯示在社會中,由於「權力不對等」,受害者常常不敢發聲。性騷擾等於歧視,在美國的最高法院獲得了勝訴,這也意味著相關議題正式進入法庭訴訟的階段。

近期,台灣爆發了一系列揭露性騷擾的事件,從民進黨內的問題開始,逐漸擴及到媒體、學校、藝文等各個領域。這些案件不僅牽涉到政治黨派,還觸及到社會不同範疇。為因應這些情況,台灣政府積極修訂相關法令,包括針對調查處理事件的規定。學校和職場也制定了相應的性別平等法令,以應對不同的發生情境,相應法令的行政申訴時效也有所不同。對此,我們應該要了解在遇到這類型問題時要強調的不應該只是「以大局為重」,而是應該「依法處理」,重視每個人的身體自主權。

游教授分享了一個自身相關的案例,幾年前在餐廳目擊客人對餐廳服務人員進行性騷擾的言語。當女性服務人員宣布食物上菜時,客人的回應卻帶有冒犯性:「芭樂好吃,你更好吃!」。儘管服務人員沒有反駁,但現場可以感受到她的不悅,可見得這句話是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的言詞,構成了性騷擾。服務人員可能會受到這件事情影響心情許久, 這也是有損人格尊嚴的人際互動。 如果當場有人可以提出反駁或仗義執言干擾這個互動的情境, 可以讓大家對性騷擾議題更有覺知。身為旁觀者的我們都可以仗義執言,阻止性騷擾的發生

本次活動中另一重要的焦點,是性別平等政策推動中的[數位性別暴力]。舉例來說,透過匿名帳號在他人的網路貼文上留下塗鴉留言、肉搜案件當事人並在網路上張貼個資、手機截圖照片並流傳等行為導致網路霸凌的問題不斷。儘管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許多好處,卻也因為不當使用方式而產生種種問題,例如換臉app、身分冒用等。通訊與社交媒體已深入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,並對人際互動關係產生深遠影響,我們應該思考這樣的技術發展如何影響我們的情感關係。提醒同學們要好好保護自己,謹記防護守則。若在現實中遇到問題,可尋求「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」或「私ME 性影像處理中心」的協助。期望各位同學們都不要成為當事人,並鼓勵同學在朋友遇到問題時也能夠妥適提供支援。

 

 

瀏覽數: